探秘 TV Tropes:叙事宝库的魅力与价值

2024-11-04 02:11:26

一、TV Tropes 的诞生与发展

图片37.jpg

(一)起源与初衷

TV Tropes 成立于 2004 年,其诞生源于一个程序员对《捉鬼者巴菲》电视剧中各种俗套的分析。这个网站最初的目的是专注于电视节目中的叙事手法,以维基条目的形式,将那些在叙事中反复出现的概念、元素或情节进行识别、分析、分类和解释。它就像是一个专门为电视节目叙事套路而设立的“百科全书”,为观众和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电视节目叙事结构的平台。

(二)拓展与延伸

随着时间的推移,TV Tropes 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范围逐渐扩展到电影、文学、漫画、视频游戏等其他类型的媒体。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涵盖多种媒体形式的人类叙事范式宝库。在这里,观众可以找到各种作品中常见的叙事套路,如“主角继承了英雄的血统”的人物设定,“一堆人围着桌子温馨对话”的单一场景设计,以及反派死前的经典台词等。同时,对于创作者而言,TV Tropes 也是一个宝贵的灵感来源。它可以帮助创作者发现新的叙事可能性,挑战陈旧的叙事套路,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电影《权力的游戏》中,第一季结尾主角 Eddard Stark 直接被斩首的反套路情节,就引发了互联网的大量讨论,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悬念和惊喜。总之,TV Tropes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观众和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叙事世界。

二、TV Tropes 的独特形式

(一)内容呈现

TV Tropes 将各种叙事套路抽象总结成具体概念后,再用丰富的不同内容案例进行填充,这种方式使得观众能够迅速理解套路的运作方式以及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例如,经典的“看似出身卑微的主角,其实继承了英雄的血统”这一设定,在《火影忍者》《海贼王》《哈利·波特》等作品中都有精彩呈现。观众通过 TV Tropes 可以清晰地看到,主角往往是孤儿般无依无靠的青少年,原因通常是英雄父母牺牲了。这种设定一方面让主角有着旁人没有的力量但不自知,继而受到他人排挤;另一方面,又会有许多重要角色对他施以援手。
又如,一些已经被学术认可的叙事手法,像“契诃夫的枪”“希区柯克的麦高芬”“诱导观众的红鲱鱼”等,TV Tropes 会通过众多具体的影视作品案例来解释这些手法的运用。通过对这些套路的分析,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创作技巧,提升自己的观影体验。

(二)用户参与

TV Tropes 的用户参与度极高,他们自发地在一个个套路下面加入新的作品,为这个人类叙事范式宝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用户们在论坛里激烈地讨论“这个情节能否被归类到那个桥段里?”,这种讨论不仅丰富了网站的内容,也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和对影视作品的深入理解。
此外,还有用户在问题区写下一个大概情节,请教其他 Tropers 这是哪部剧。这种互动方式使得 TV Tropes 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库,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影视爱好者社区。在这里,大家共同探索、分析各种影视作品中的叙事套路,分享自己的观影心得和发现。用户的积极参与使得 TV Tropes 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影视爱好者们不可或缺的资源和交流平台。

三、TV Tropes 的价值意义

(一)对创作者的价值

TV Tropes 对于创作者而言,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在这个充满各种叙事套路的宝库中,创作者可以汲取灵感的泉水,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当创作者陷入创作瓶颈时,TV Tropes 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可能性。通过浏览不同的套路和案例,创作者可以从中获得启发,找到独特的创作角度。例如,看到“主角继承了英雄的血统”这一套路下的众多案例,创作者可能会思考如何反其道而行之,创造一个没有英雄血统的主角,却依然能在困境中崛起的故事。或者从“反派死前必须说一句‘这不可能!’”的套路中跳脱出来,设计一个沉默寡言的反派,在失败时只是淡然一笑,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挑战陈旧的叙事套路也是 TV Tropes 对创作者的重要价值之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对于千篇一律的故事已经感到厌倦。创作者可以利用 TV Tropes 中的分析和案例,找出那些被过度使用的套路,然后大胆创新,尝试全新的叙事方式。比如,摒弃“最后一分钟营救”的俗套情节,设计一个让主角在困境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逐步摆脱危机的故事,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据统计,有不少成功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和游戏作品的创作者都曾从 TV Tropes 中获得灵感。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新颖的情节设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二)对爱好者的价值

对于影迷、剧迷、游戏迷和书迷来说,TV Tropes 是一个可以深入探索喜爱作品的奇妙世界。在这里,他们可以对作品进行拆解和重新发掘,了解作品背后的各种信息。
爱好者们可以通过 TV Tropes 深入了解自己喜爱作品中所运用的叙事套路。比如,一位《哈利·波特》的粉丝可以在 TV Tropes 上发现,主角哈利·波特的成长历程中包含了“看似出身卑微的主角,其实继承了英雄的血统”这一套路。通过对这一套路的分析,粉丝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哈利·波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以及作品中其他角色与这一套路的关系。
同时,爱好者们还可以在 TV Tropes 上发现一些自己可能忽略的细节和隐藏的信息。例如,在一部电影的条目下,可能会有其他用户分享的关于电影中某个场景的象征意义,或者某个角色的背景故事。这些信息可以让爱好者们对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丰富他们的观影、阅读或游戏体验。
此外,TV Tropes 上的讨论区和问题区也是爱好者们交流的好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与其他同好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讨论作品中的情节、角色和主题。这种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对影视、文学和游戏的热爱。

四、TV Tropes 与 AI 大模型的对比

(一)相似之处

TV Tropes 和当下热门的 AI 大模型在信息处理方式上确实有一些相似之处。两者都像是知识的“加工厂”,从海量的内容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AI 大模型通过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学习,能够生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提供各种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TV Tropes 则从众多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漫画和游戏中抓取叙事套路,将其提炼为具体的概念,并附上丰富的实例。例如,就像 AI 大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的问题生成相应的文章内容一样,TV Tropes 可以根据一个特定的叙事套路,列举出多个不同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案例。这种相似性使得人们在接触 TV Tropes 时,很容易联想到 AI 大模型的工作方式。

(二)主要区别

然而,TV Tropes 与 AI 大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TV Tropes 是由人类建立、梳理和分享的平台。在这里,每一个条目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用户们根据自己的观影、阅读和游戏体验,自发地进行整理和归纳的结果。相比之下,AI 大模型虽然也能生成看似丰富的内容,但缺乏人类的情感和主观判断。
在 TV Tropes 的讨论区里,没有任何 bot 的参与,完全是人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用户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对不同叙事套路的理解和感受。这种真实的人际交流,使得 TV Tropes 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而 AI 大模型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缺乏真正的互动性。
此外,TV Tropes 的主页面还有着“显示/关闭剧透”的按钮,关键情节都会被打码,用户主动点开才能显示。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尊重和关怀。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是否查看剧透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信息干扰。而 AI 大模型在这方面则显得较为缺乏人性化的设计。
总的来说,TV Tropes 和 AI 大模型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的参与和情感的注入。TV Tropes 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创造力的平台,为影视、文学和游戏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交流和探索的空间。


声明:此篇为墨韵科技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 https://www.360jidan.com/news/4341.html
  • 网站建设
  • SEO
  • 信息流
  • 短视频
合作伙伴
在线留言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5879069746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在线留言